服务热线
13926209354
Product category
检测依据:2020年版《中国药典》四部 通则 1106
用于能在有氧条件下生长的嗜温细菌和真菌的计数。
• 用于检查非无菌制剂及无菌制剂及其原、辅料的等是否符合规定的微生物限度标准
• 除另有规定外,本法不适用于活菌制剂的检查。
供试品微生物计数所使用的的培养基应进行适用性检查;
供试品的微生物计数方法应进行方法适用性试验,包括需氧菌总数计数、霉菌和酵母菌总数计数,以确认所采用的方法适合于该产品的微生物的微生物计数。
试验菌种:
l 金黄色葡萄球菌 [Staphylococcus aureus CMCC(B) 26003]
l 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 CMCC(B) 10104]
l 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 CMCC(B) 63501]
l 白色念珠菌[Candida albicans CMCC(F) 98001]
l 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 CMCC(F) 98003]
按表1规定,接种不大于100cfu的菌液至胰酪大豆胨液体培养基(TSB)管或胰酪大豆胨琼脂培养基平板(TSA)或沙氏葡萄糖琼脂平板(SDA),置表1规定条件下培养。每一试验菌株平行制备2管或2个平板。同时,用相应的对照培养基替代被检培
养基进行上述试验。
被检固体培养基上的菌落平均数与对照培养基上的菌落平均数的比值应在0.5~2范围内,且菌落形态大小应与对照培养基的菌落一致;被检液体培养基管与对照培养基管比较,试验菌应生长良好。
阴性对照 应无菌生长,如有菌生长,应进行偏差调查。
计数方法适用性检查
1、供试液制备
根据供试品的理化特性与生物学特性,采取适宜的方法制备供试液。供试液制备若需加温时,应均匀加热,且温度不应超过45℃。供试液从制备至加入检验用培养基,不得超过1小时。
水溶性供试品
• 取供试品,用pH7.0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或pH7.2磷酸盐缓冲液,或胰酪大豆胨液体培养基,溶解或稀释制成1:10供试液。
• 若需要,调节pH值至6~8。
• 必要时用同一稀释液将供试液进一步10倍系列稀释。水溶性液体制剂也可用混合的的供试品原液作为供试液。
常见供试品制备方法
水不溶性非油脂类供试品
油脂类供试品
膜剂类供试品
肠溶及结肠溶制剂供试品
气雾剂供试品
贴剂、贴膏剂供试品
• 如果经确认均不适用,应建立其他适宜的方法。
2、接种和稀释
• 按表2规定及下列要求进行供试液的接种和稀释,制备微生物回收试验用供试液。
• 所加菌液的体积应不超过供试液体积的1%。
• 为确认供试品中的微生物能被充分检查,首先应选择至低稀释级的供试液进行计
数方法适用性检查。
试验组:取制备好的供试液,加入试验菌液,混匀,是1ml供试液或每张滤膜所滤过的供试液中含菌量不大于100cfu。
供试品对照组: 取制备好的供试液,以稀释液代替菌液同试验组操作
菌液对照组 :取不含中和剂及灭活剂的相应稀释液替代供试液,按试验组操作加入试验菌液并进行微生物回收试验。
如果供试品对微生物生长的抑制无法以其他方法消除,供试液可经过中和、稀释或薄膜过滤处理后再加入试验菌悬液进行方法适用性试验。
3、抗菌活性的去除或灭活
若试验组菌落数-供试品对照组菌落数<菌液对照组菌落数值的50%,可采用下述方法
• 增加稀释液或培养基体积
• 加入适宜的中和剂或灭活剂
• 采用薄膜过滤法
• 上述几种方法的联合使用
更多后续可以咨询中科检测,工程师一对一对接沟通。